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文体  >  正文

宣传文体

二尺半的顶天柱

发布日期:2016-01-11 14:47     作者:罗光灿 段鸿飞     来源:      点击量:

   1952年,在云南省腾冲县五合乡丙弄村,这个较为偏僻的山村里有一户普通农户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婴,这对于深受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农民家庭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家里最有威望的老人给男婴取名为常家祥,意在希望男婴给这个家庭带来吉祥和幸福。
   家里看到家祥一岁多就会吐话,慢慢的长大,全家人在幸福欢乐中度过,然而幸福却很短暂,渐渐的父母发现儿子似乎不长高了,由于那个年代没有经济能力加之医疗条件差,也只能听之任之,自此常家祥就基本保持在二、三岁时的身高,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至成年。
  由于身在农村,只要能动弹,都要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身遇不幸的常家祥也不例外,自童年起就以弱小的身躯养过兔、放过猪牛、用特制的小木轮车打过柴等,以此用微小之力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
  1978年,在农村附设高中毕业的常家祥遇到了一位好人,当时驻五合乡的中南二0九地质队胡德义师傅,了解到常家祥的境遇后,就主动上门义务教常家祥了解一些基本的电子知识,当时唯一的电器就是收音机,通过学习修收音机技术使常家祥掌握了一项基本维生的技能,。
  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去逝后的常家祥相扶相伴的和母亲依旧艰难度日,在修理电器时认识了一位姑娘,这位心地善良、颇具爱心的农村姑娘看到常家祥竟有这样一门技术,同时也被常家祥的境遇和坚强所感动,经别人牵线,勇敢的嫁给了常家祥。
  然而上天有时真不公平,再次把灾难降到了这个本已非常艰难困苦的常家祥身上,结婚不久妻子怀孕时被发现患上了重症肌无力,坚强的他硬是不顾别人的劝阻最后让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从此,上有老母中有病妻下有幼女,家庭负担就象山一样的压在了这个仅二尺半高的男子汉身上。
  二十年来,为了孩子,为了妻子,为了母亲,为了家庭常家祥起早贪黑拼命的修理,几乎每天都要做到深夜一、二点钟,妻子症状加重无法动弹时还要做饭、洗衣、喂猪、打理菜地等农活。为给妻子治病,常家祥学会了注射配药,给家庭减轻了一点负担,后来女儿长大点也学会了这门活。
  随着女儿长大到了读书的年龄,家庭开支更加大了,仅靠修理很难维持家庭所需,于是夫妻二人就发展养猪,多少次两人跌在猪厩里一身的泥粪,全身青一处紫一处的但全无抱怨。当母猪下小猪仔时还要守候、助产、清理、消毒等,尽管这样还是天有不测风云,时常要经历大猪卖不起价小猪生病死亡等,每当遇到这些情况夫妻二人时常是泪眼相对、心痛万分。   

   2013年女儿考上省内大学面对不小的学费,常家祥再一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妻子在生病要治,还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如今女儿又要上学,年已六十四岁的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仍然无无怨无悔的坚持着,他坚信女儿学成归来他们就会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生活。
   这个只有正常成人一半身高的残疾之躯常家祥,在风雨苦难之中硬生生的撑起了一个家,成了一个家庭的顶天柱。他的生活经历无疑是我们所有残疾人乃至健全人的榜样,跟他这样的人相比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强,没有理由不努力,没有理由不奋斗。